Search

王季慶曾經遇到一位母親,在女兒7歲的時候和丈夫離婚了,她的工作能力強、生活能力很好,但卻非常擔心獨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王季慶曾經遇到一位母親,在女兒7歲的時候和丈夫離婚了,她的工作能力強、生活能力很好,但卻非常擔心獨生女兒的種種,開口閉口都是女兒。當王季慶問她:妳的生命有何意義和價值?'她如此回答:'我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就是要我的女兒正常。
王季慶說:她女兒已經17歲了,不瘋不痴不傻,而且長得很漂亮,你認為我可以接受她這樣的答案嗎?她不是普通老百姓,她是一位博士,在國外也住了很久,可是她的答案竟是如此!'王季慶再問她:'那妳自己的生命呢?
她說:我自己有如槁木死灰,我已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生命,只一心一意地想女兒好,我已經把自己放棄了。
一個槁木死灰的媽媽一心一意想讓自己的女兒快樂、幸福。
這是最大的問題,你把自己生命的基礎放在別人的喜怒哀樂上,交在別人手裡,生命的意義竟是女兒正常與否?!
面對一個成熟的獨立女性有此生命告白,王季慶的嘴巴都張大了。
這母親每一天都像監獄裡的獄卒,把女兒當犯人看,甚麼都要通過她,即使她在上班,仍然想女兒不知道會不會偷跑出去。因為她對孩子的不信任,造成母女無法溝通,壓力越來越大,女兒豈受得了母親的監視,非逃不可。
後來真有不太好的事發生,華人的父母總是替孩子選擇,但選擇之後誰要負責?
這位母親以為自己很對,因為她是出於愛心,最可怕的就是這個─以愛之名,做一件與愛完全沒有關係的事情。
王季慶最後提醒這位母親:先不要講女兒如何如何,妳的焦點應該放在妳自己的生命上。先不要對人好,如果你自己是空的。你看到自己快樂嗎?因為我們不僅僅只是活,而是要活得快樂,這才值得。
這才是給妳女兒最好的東西──身教,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。
(網路文章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學習:看見自己的存在,找回自己的力量,建立自我的價值,活出專屬於我的生命
View all posts